在江蘇南通如東有100多公里的海岸線,具有得天獨厚、用之不竭的風電資源,是全國著名的“綠色能源之都”。近年來,隨著國家逐步加大對風電資源的開發利用,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勢頭迅猛,對海上網絡信號覆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十年前,南通近海主要依賴海岸線上建設的一批大功率2G基站,信號范圍只能勉強覆蓋10公里,通話質量很難得到保證,更多的時候“衛星電話”成為了海上風電企業作業人員的“腰間必挎”。
為了更好地助力海上風電事業的發展,早在2017年,南通沿海的眾多海上風電企業與南通移動開展深度合作,實現了行業共享的突破,在80米高的風力發電機及海上升壓平臺上上安裝4G基站設備,經歷了30多個日夜的奮戰,在黃海上搭起了全國第一座海上4G“燈塔”,將近海4G網絡覆蓋范圍拓展到60公里以上。從此,如東這片海域結束了“信號等風來”的歷史。
老張是一家海上風電企業的施工維修作業人員,需要長期工作在海上風力發電塔,以前很難與家人見上一面,甚至想打電話都很難?!白詮囊苿雍I?G網絡開通后,我不但可以與家人順暢通話,還可以在海上與家人實時視頻,出海作業的閑暇時間變得不再寂寞,有時候還能看看球賽?!崩蠌垵M意地說。
隨著海上風力發電塔的建設向大海深處逐步推進,南通移動海上5G基站的建設也在緊跟步伐,正所謂“5G上吾機”,海上網絡信號從此“隨風而來”。
這些基站如何布局保證“信號滿格”?當然是最優機位分布。經過與南通移動反復論證,5G基站布局在海上風場區最外圍機位上,可以最大范圍擴大信號覆蓋,還要最優利用設備內空間。為此,海上風電企業充分考慮安全性,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利用,將這些5G基站安裝在,“80米+25米”的雙平臺上,上下疊加形成互補,充分保證信號穩定。
從2019年至今,南通海上風電企業已聯合南通移動在中近海海域已開通了120座海上風電機組及風電平臺5G基站,為海上風電事業發展增添新動能。
龍源海上風電的羅工程師表示,如今海上作業時候的手機上網速度又提高了很多,現在不僅可以上網辦公、參加視頻會議、還可以遠程監控,以前在風機里維修需要和使用衛星電話指揮中心多次確認,有時還需要跑到風機外側才能通上話,有時斷斷續續還聽不清指令,嚴重影響工作效率?,F在只要把視頻、照片發在工作群里,指揮中心就可以在工作群里發送工作指令,施工、維修過程的視頻、照片直接上傳系統平臺。更多的時候,還可以使用5G手機進行視頻通話,大大的縮短了工作周期,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5G信號的成功覆蓋,也為周邊海域生產作業提供了更高效、穩定的通信保障。海上風機成為“風電方舟”,也同樣改變了漁民出海進入“信號盲區”的窘境。茫茫大海,漸次落成的信號基站,與一臺臺矗立的風車為伴,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。
然而,漁民海上作業不確定因素多,時常會遇到船舶故障等困境,求助電話可以隨時打通,涉險漁民的安全才能夠得到最大的保障。十年間,龍源風電等這些海上風電企業依托海上4/5G網絡,已數次救助遇險漁民。
經過這非凡十年的5G與吾機合作,如今,在南通沿海,中國移動5G網絡已覆蓋100公里海域,各類5G應用正進一步滿足如東海域風電行業及風電從業人員的需求,為打造“智慧海洋”,實現“耕海圖強”戰略注智賦能。